首页>正文

实时热点

换一换

网友还在搜

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改革开放40年】济南腾飞 从路开始

核心提示:改革开放前,行驶在这些路上的主要是自行车。那时,谁要是有一辆凤凰、永久,就像现在开上奔驰、宝马一样,是很拽的。

老济南人对路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大纬二路”、”二大马路”,“十二马路”,这些亲切地称呼,透着老济南人对路的重视,对这个城市的眷恋。

改革开放前,行驶在这些路上的主要是自行车。那时,谁要是有一辆凤凰、永久,就像现在开上奔驰、宝马一样,是很拽的。

改革开放40年 现代化的交通让人们想走就走

荣先生是老济南人,他说,改革开放前去东郊、西郊(现在的东、西外环),就像出差一样,得准备一顿饭,一般一去就是一天的时间。

吕广山是1978年参加工作的老公交司机。老吕说,那时候公交车少,全是手动档的纯机械车,发动机在前边,天热时驾驶室最高温度有时能达到50多度。车上人挤人,报站要扯着嗓子喊,售票员前后挤着售票,还要负责开门。

那时,济南人坐公交不说坐公交,都形象地说挤公交。

如今,荣先生再去济南的东郊、西郊可方便多了。济南城区已全部通公交,几分钟就一辆。年轻的女驾驶员丁明璐说,“我现在开的是新能源空调车,自动档油电混合,全自动软座,空间大,视野清晰,车坏了,打个电话就有救援。” 丁明璐微笑着说,“在济南乘公交,一部手机就可以全解决,支付宝、微信扫码、银联云闪付……方便又快捷。”

改革开放40年,交通发生巨大变化。交通工具的进步解放了人们的双脚,人们的出行方式也变得更加多样、更加方便、更加舒适。自行车、公交车、私家车、出租车、各种电动车、摩托车、网约车、共享单车、高铁、轮船、飞机、济南正建的轨道交通,现代化、立体化、便捷化的交通让人们想走就走,而且充满获得感、安全感。

改革开放40年 立体化的交通让出行更加便捷

常言道: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改革开放前,济南市区没有道路立交桥,1973年改建的天桥是济南市最大的建筑。1988年建成的八一立交桥,是济南市第一座互通式立交桥。

40年,弹指一挥间。改革开放40年,济南从只有一座天桥变为有燕山立交、英雄山路立交、扳倒井立交等24座立交的地上、地下、高快一体的立体交通城市;40年,济南从只有30辆长途客车、公路货物运输工具727辆,发展为客运车辆19419辆、重中型货车40439辆,机动车保有量达到217万辆(截至2018年6月底);40年,济南从公路通车总里程1052公里,发展为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12856.7公里,农村公路11495.6公里,农村公路通车率达到100%,具备通车条件的省定贫困村通公交(班车)率达到100%。

近几年,济南道路修得快,城市在变脸,老百姓也不断点赞。今年,济南新增机动车12.3万辆,但全市整体拥堵状况却没升反降,全市拥堵指数由1.57下降至1.48,百度地图发布的城市通勤高峰拥堵指数排名由8名降至15名。

2017年底,济南东、南二环延长线工程提前竣工通车,世界最大规模的八车道隧道群亮相济南,济南城市快速路闭环成网,高快一体路网成效初显,全长105公里的“空中长廊”为市民提供更多出行选择。

说起济南的高架路,中铁十局某项目书记张海峰说:“我是深有体会。每天早晨送孩子。我出南苑小区就上高架,不用下来,一直到郭店,33公里,40分钟就到,太顺了,方便又快捷。”

现在,随着济南新东站的建设,随着新建、续建济青高速公路改扩建等5项高速公路项目的实施,济南将再次带给人们惊喜。往北看,济乐高速南延工程项目建成通车后,济南市将新增一条城市快速出入通道,打通东、北部交通瓶颈。往前看,结合市区已建成的“三纵三横”高架快速路网,“三环十二射”的高快一体网络即将展现。

改革开放40年 多样化的交通让城市变高变大

2017年12月1日,在济南城市的发展史上,应该成为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济南市民盼了12年的穿黄隧道终于开工了。从此开启黄河天堑由水上跨越到水下穿越的新时代,标志着济南正式拉开北跨携河发展的序幕。

黄河贯穿济南西北部,在济南境内全长约183公里,成为分割南北两岸发展和联系的一道天然屏障。由于南侧山区的自然限制,北拓是城市空间发展的重要选择。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济南市只有一座黄河公路大桥——平阴黄河大桥。而市区内没有过黄河的公路桥。早先,人们过黄河靠摆渡。在洛口渡口,车直接开到船上,和自行车、马车、行人等一起坐摆渡过河。后来有了浮桥,车可以从浮桥上直接开过去。但是浮桥受制于夏天汛期、冬天凌汛时必须要拆除,老百姓过河不方便。

如今,随着携河北跨发展战略的实施,“三桥一隧”将黄河以“城中河”的功能定位融入城市发展格局,人们会发现黄河以北的济阳和济南市区真正成为一“家”了,济南将由“大明湖时代”迈向“黄河时代”。

“突然之间,济南长大了,长高了。” 荣先生兴奋地说。

最近,一位朋友在朋友圈感叹,出差越多越觉得济南的水好喝。济南的水好喝是出了名的,济南也因为泉水众多而被命名为泉城。可也正因为泉水,济南的地铁建设是一拖再拖,直至近年才开始建设。

作为泉城人,既盼地铁又怕地铁,怕影响了泉脉。荣先生说,济南轨道交通建设总体是符合济南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需求的,可以说我们绝大多数市民是赞同的。同时也希望不要因为轨道交通影响到济南的泉系。这是我们济南的根啊!

一直以来,济南高度重视对泉水的保护和城市的科学发展。据有关人员介绍,保泉是地铁建设的底线,为确保泉水保护万无一失,济南地铁建设者组成地下水保护创新工作室,大家研究新工法,运用新工艺,采用新技术,克服一道道难关,自主设计研发了“基坑降水回灌一体化技术”,借助这一技术,施工中抽出的地下水八成都可以回灌到地下,实现了工程建设和地下水保护双赢。

2019年元旦,济南地铁一号线就将开通,济南市民期盼多年的地铁梦就要实现。再过几天,济青高铁也将通车,济南交通实现了从线到面、到立体化综合交通网络的华丽转变。在向特大城市迈进的道路上,济南正用济南速度不断为我们制造着惊喜。改革开放40年,济南交通阔步前行,也成为济南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

市民王女士说:“听说济青高铁就要通车了,真是太高兴了!1980年,我从济南去青岛,火车跑了8个小时,而且车上人挤人,没有座位,一直站到青岛。现在,济南至青岛的高铁即将通车了,到那时,早晨从济南喝甜沫、吃油条,然后坐高铁到青岛看海景,中午回济南吃午饭的梦想就要实现了。”

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8610-87869823】 产品建议与投诉请联系:jianyi@chinaso.com
责任编辑:刘赞

实时热点

换一换

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网友还在搜

更多热点尽在新闻早班车
请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