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正文

实时热点

换一换

网友还在搜

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评论:学习兴趣,作业类APP背后的真问题

核心提示:有关部门加强对学生作业类APP的监管固然重要,透过有关乱象看到中小学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并切实有所作为,才是最要紧的。

□金新

近年来,学习作业类APP逐渐成为教师与学生的教学应用与反馈通道。但在流行背后,多款学习类APP有“色诱”学生的恶行。作业类APP多次被曝光存在色情、低俗等与育人目标完全背离的内容,但相关运营商非但不整改,反而变本加厉。为此,有论者呼吁有关部门加强监管。

对“色诱”学生之类的作业类APP乱象,强化监管乃理所当然。但是,有一点同样值得深思——为什么作业类APP会那么受欢迎?学生作业类APP,内容涵盖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等几乎全部的中小学学习科目,以其游戏式的内容设计与趣味化的操作模式吸引着海量的中小学生。这类APP的兴起及其对中小学生的各种“诱惑”,从一个侧面提醒我们,当前的中小学教育缺乏对学生兴趣的应有尊重与开发。

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其实,知识与力量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在某种程度上,知识之所以能成为力量,是因为知识包含兴趣因素。有了这种或隐或显的兴趣因素,知识才能冲破各种阻碍转化为某种力量。韦编三绝、凿壁借光、悬梁刺股……在没有游戏的时代,前贤之勤奋离得开兴趣?一言以蔽之,知识本身就携带了由此及彼的中介或曰桥梁——兴趣。

为什么有的学生面对知识会兴趣索然而需要游戏式作业类APP来刺激呢?美国学者霍华德·加德纳在其《多元智能》里提出人类有七种不同智能: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这七种智能彼此平等独立而又相互关联。每个人拥有这七种智能中的若干种,但是没有谁能够同时拥有这七种智能。每个人所拥有的智能不同,形成了人与人的差异。缺乏天赋,不能成为“天才”,强迫是一种误区;具备天赋,能够成为“天才”,放任亦是一种误区。在这个意义上,千年之前孔夫子的因材施教实在具有穿越历史的普世价值。

罔顾教育对象的个性化特征,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对充满差异性的人脑施以流水线式的“工业加工”。长此以往,天性活泼的孩子们能不厌学?能不丧失宝贵的学习兴趣?在这种背景下,学生沉迷于各种游戏,喜欢上各种作业类APP,以至于被某些不良商家“色诱”,并没有什么难以理解的。

总之,有关部门加强对学生作业类APP的监管固然重要,透过有关乱象看到中小学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并切实有所作为,才是最要紧的。

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8610-87869823】 产品建议与投诉请联系:jianyi@chinaso.com
责任编辑:王波

实时热点

换一换

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网友还在搜

更多热点尽在新闻早班车
请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