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正文

实时热点

换一换

网友还在搜

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调查:不把“校园欺凌”当玩笑 开出“药方”做好预防

核心提示:最近热映的电影《悲伤逆流成河》首次将“校园欺凌”搬上大银幕。电影的热映,也让“校园欺凌”这一沉重的话题再度进入公众视野。

编者按 明明应该是很纯粹很美好的学生时代,却总有那么一些人活在害怕的环境里,被孤立、被欺负。最近热映的电影《悲伤逆流成河》首次将“校园欺凌”搬上大银幕。电影的热映,也让“校园欺凌”这一沉重的话题再度进入公众视野。一直以来,校园欺凌这一潜伏在校园的“顽疾”难以根除,在给遭受伤害的孩子带来生理或心理的创伤之外,更引发全社会的担忧。令人欣慰的是,治理校园欺凌已被提上日程,国务院于2016年4月专门下发《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作出相关要求,教育部也联合九部门印发了《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我市也在今年专门出台了《济南市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越来越多的学校也已经开始尝试建立校园欺凌预警机制。

现状

欺凌往往被当成“玩笑”“大事化小”反而酿成苦果

从小学四年级开始,诺诺突然间就成了同学们“欺负”的对象。

一下课,班里个头比较高的男生就会专门跑到他的座位前挑衅他、开玩笑、嘲笑他……无助的诺诺只得向父母求助,但他的求助却没有被父母当回事。父亲以为:这不过是“孩子间的玩笑打闹”。

“像诺诺这样的情况其实校园里并不少见,在青少年的世界里,玩笑与欺凌,打闹与伤害,并不是泾渭分明的,很多青少年对校园欺凌乃至暴力的恶劣性质依然没有明确的概念。甚至在很多成人看来,孩子之间的事情不会严重到哪里去。”在中学担任心理教师的方俊宇向记者描述了“玩笑”与“欺凌”之间的差异。他表示,欺凌是指以大欺小、以强凌弱,带有明显的主观故意,时常伴有威胁、恐吓、打骂等暴力手段。而玩笑则是以搞笑取乐为目的,可能伴有嘲讽等语言攻击,但往往适可而止,“孩子有时会开一些过火的玩笑,有时不太容易区分,这就需要老师通过平时对孩子的观察,了解事件的前因后果,然后再做判断。”

“校园欺凌”一词虽然早在1978年便已出现,但学界对校园欺凌一直没有统一的定义。根据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校园欺凌”即“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行为。

通过翻阅资料,记者得知,“欺凌”是音译英文“bully”一词,指恃强凌弱,而在翻译成中文时往往根据发音译为“霸凌”。欧美国家十分重视校园欺凌现象,有一整套完备的教育、司法相结合的预防举措。而在我国,由于传统观念,对待校园欺凌现象,教师、家长和学校往往认为只是学生间的玩笑游戏,处置方案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而事实上,在我国,恶性校园欺凌事件并不少见,甚至出现了孩子遭受校园欺凌后自杀的事件。青海省海东市一名初中学生,不堪同学的欺凌,喝农药自杀。内蒙古乌海市第二中学一个男生长期遭受校园暴力,家长向学校反映,校方推脱说只是学生打闹,并称受害学生情绪稳定,结果男生上吊自杀。

“校园欺凌不同于一般校园暴力那么血腥、扎眼,在未出现严重身体暴力,或者没有殴打、没有造成轻伤等严重伤害时,这些行为往往被认为是一般的学生打闹、闹矛盾。”已经关注校园欺凌问题近20年的北京市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佟丽华表示,有些玩笑、打闹、恶作剧、恐吓、侮辱、推搡等,对一部分学生可能无所谓,但对有些学生就可能带来心理伤害,“我们要给那些受到伤害的学生更多关心、爱护和鼓励,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调查

校园欺凌“套路”多18%的受访学生受过“欺负”

校园欺凌不是中国的独有现象,而是一个在世界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2016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布了校园欺凌报告,其中收取了18个国家10万年轻人的数据,显示全球学生中25%的人曾经历过欺凌。

而这些只是冰山一角,大部分欺凌根本不会出现在公众视线里,因为大部分孩子会选择沉默,而大部分学校和家长根本意识不到这是“欺凌”。

腾讯曾做过一次校园欺凌调查,3.6万名网友参与调查,超过一半的人亲身经历过校园欺凌,其中有1/4的人欺负过别人,而其中的绝大部分欺凌者也都被别人欺负过。

那济南的学校情况如何呢?记者在5所初中学校、612名初一年级学生中进行了问卷调查。

问卷中还专门设计了学生感知到的学校、教师以及家长对校园欺凌问题的态度。家长的态度中,57.7%的学生家长经常关注此类事件,26.1%的家长偶尔叮嘱,还有16.2%的学生家长对此类事件深恶痛绝。而身边的老师对待欺凌的态度上,72.2%的学生认为老师比较关注,27.8%的学生表示老师会在有人举报的时候才会注意。在学校方面,对于学校采取的措施,438人次的学生提及学校会公开处罚、396人次学生提及学校会通知家长,让家长协商,217人次学生提及班主任会和学生私下解决。而在学校处理欺凌现象的效果方面,一半多的学生认为学校合理地解决了校园欺凌,效果显著。

通过调查记者发现,性别、体型、学习成绩等都是导致校园欺凌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所有类型校园欺凌中,男生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女生;身体肥胖的学生更容易受到嘲笑、社交排斥甚至是身体上的暴力伤害;此外,学生的学习成绩越差,遭受校园欺凌的风险也越高。

除了学生自身的因素以外,客观环境等方面的因素也对校园暴力的发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农村地区的学校在各种类型的校园欺凌发生率上都要高过城市的学校。

危害

时间也难抚平创伤校园欺凌或带来一生“后遗症”

通过调查数据,记者发现,校园欺凌无论是对欺凌者、被欺凌者以及旁观者还是并未卷入其中的普通学生都会产生不良影响。在面对欺凌时,大多数学生选择告诉成人(老师、家长、保安或警察等),说明学生对欺凌的态度非常健康,同时也说明其求助心理比较迫切。

然而在现实中,遭受校园欺凌的孩子,随着新闻或受欺视频、帖子被曝光而广受关注,但又很快淡出公众视野。面对接连发生的校园欺凌,不禁让人发问:时间真能抚平伤痛吗?

在众多心理咨询者中,济南三中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逄霞对其中一位成年咨询者印象尤为深刻。他在外人看来已经事业有成、家庭幸福,但他从内心并没有感觉到快乐,甚至隐隐藏着一种难以明说的痛和恨。在深入交流后,逄霞发现,这种心灵创伤是他小时候被欺凌后留下的“后遗症”,十几年过去了,这种伤痛仍难以平复,每每经过心理疏导,他才能得到暂时的平静。

让逄霞更为忧虑的是,因校园欺凌而产生心理问题的咨询者似乎有增多的趋势。“你根本无法想象,校园欺凌给孩子心灵造成的破坏性影响有多大,有时候甚至带来摧毁性的伤害,它影响时间之长,太出乎我意料。”逄霞说。

而对于“欺凌是青春期的正常现象,过了就好了”这一观点,在记者的调查中,有46.1%的同学不同意这种看法,14.5%同意此观念,另有22.7%表示中立,还有16.7%的同学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不论是何种形式的校园欺凌,都会使受害者在心理上产生创伤,严重的甚至影响人格的正常发育。

而《光明日报》所做的调查报道则显示,除了对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之外,校园欺凌也会使受害的学生由于受到暴力伤害的投射反应,出现各种违纪和越轨行为,甚至反过来去欺凌其他弱小的同学。在各类违纪和越轨行为中,遭受过校园欺凌的学生的发生率都差不多比没有受过校园欺凌的学生高一倍以上。

“我期待社会能对频发的校园欺凌给予足够关注,我做过的6000多个中小学生心理个案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的心理创伤是校园欺凌所带来的。”逄霞告诉记者,在被曝光的多起校园欺凌事件中,很多施暴者家长认为这只是同学之间的开玩笑。

通过案例分析和研究,逄霞发现很多施暴学生的“戾气”恰恰来自家庭,“很多家长只是一味地教孩子‘不吃亏’,甚至以暴抗暴,却不曾引导孩子不要去伤害他人,在发生校园欺凌后,表面上看施暴者并没有‘吃亏’,实际上是吃了大亏,对他的身心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坏影响。”逄霞表示。

治理

对校园欺凌说“不”济南开出“药方”出台方案破题

“虽然近年媒体报道了很多家庭暴力、校园欺凌及暴力、性侵等严重侵害儿童权益的案件,但这只是冰山一角。”佟丽华表示,我国还没能构建一套科学的发现、报告、处理、关爱和服务的机制,反校园欺凌不能仅靠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老师和司法机关,而是要让学生成为反校园欺凌的主力,让学生在反校园欺凌的过程中得到成长,建立一种文明健康的处理人际关系的模式。

而在宏观层面,此前国家对预防和处理校园欺凌作出了新的规定。教育部联合九部门印发的《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对屡教不改、多次实施欺凌和暴力的学生,应登记在案并将其表现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必要时转入专门学校就读。”

今年6月,《济南市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也正式出炉。《方案》要求,中小学应当根据实际成立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并将防治学生欺凌等专题培训纳入教育行政干部和校长、教师在职培训内容。《方案》同时规定了依法依规处置校园欺凌的详细流程,并要求严格规范欺凌行为的调查处理,对不同情节的欺凌采取不同程度的惩戒措施,确保把校园建设成最安全、最阳光的地方,为办有温度的济南教育创造良好条件。

在济南,许多学校也开始进行一些有益探索,比如济南市燕柳小学除了对学生进行法纪教育、友爱教育外,还通过“致家长一封信”的形式,呼吁家长配合学校防范校园欺凌事件发生,并公开了校园欺凌治理举报电话;历城区唐冶小学则开展了“向欺凌说NO,建设和谐校园”系列教育活动,通过专题课件、观看纪录片、绘制手抄报的形式,以及召开“预防校园欺凌”主题会等,引导学生学会应对校园欺凌。

虽然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在做着不懈努力,但总体来说,法律法规以及相关制度的完善、落实,仍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预防和处理校园欺凌事件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而是一个需要方方面面关心和努力的问题,是一个需要付出巨大爱心和精力的问题,不要让孩子感到有‘爱的缺失’,也不要过度关注成绩,孩子成长的问题更重要。”逄霞表示。

“和孩子建立非常好的信任关系,当孩子发生校园欺凌的时候,这能让家长在第一时间知道;关注孩子情绪,比如孩子突然之间不太说话了,不想上学了,这都得引起足够关注,遇到这种情况,就得和孩子聊聊,及时发现问题所在。”逄霞告诉记者,对于校园欺凌,老师不可能一直在现场,也不可能永远保护弱小的学生。所以家庭教育很重要,培养的孩子如果是自信开朗大方的性格,这样的孩子就算被欺负,也会反击,也会勇敢地说“不”。(本报记者 史春勇)

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8610-87869823】 产品建议与投诉请联系:jianyi@chinaso.com
文章关键词:
责任编辑:边辑

实时热点

换一换

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网友还在搜

更多热点尽在新闻早班车
请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