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正文

实时热点

换一换

网友还在搜

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诺安百特:冲击噬菌体新药的“中国第一”

核心提示:生物医药是一个烧钱的创业领域,诺安百特的700万启动资金,来自于潘强自有的积蓄和另一个天使投资人的投入。

聚焦于生物医药行业内的噬菌体新药开发,成立仅一年,拿到投资机构千万元的Pre-A轮融资——凭着以上信息,足以让人对青岛诺安百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产生足够多的期待。

在位于城阳的一瑞加速器里,诺安百特的创始人、董事长潘强见到记者时,刚刚和同事们完成新兽药临床批件申报材料的准备,他雄心万丈地表示:诺安百特的目标,是拿到中国第一个噬菌体一类新兽药证书。

噬菌体,破解抗生素滥用的新蓝海

关于诺安百特的创业故事,要先从“抗生素”和“噬菌体”这两个名词说起。

人类的抗生素滥用已经是老生常谈,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农牧业中的抗生素滥用现象也极为普遍。

2017年6月,农业部发布《全国遏制动物源细菌耐药行动计划(2017—2020年)》,明确提出要遏制动物源细菌耐药,保障养殖业生产安全、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

在找寻抗生素的替代方案中,噬菌体是目前最受人关注的目标之一。

噬菌体,是一种体积微小、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绝大多数寄生于细菌,它会侵入细菌后裂解杀死细菌,因此又被称为“细菌病毒”。青岛农业大学教授、诺安百特首席科学家任慧英告诉记者,每一种噬菌体感染专一的宿主菌,不影响其他菌群,故不会杀死有益细菌。而且,它的作用机制独特,也不存在耐药性问题。

从全球来看,人类开始研究用噬菌体治疗细菌病并不晚于抗生素,但由于抗生素的普及,噬菌体始终未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产业化规模。直到近年来,随着“超级细菌”让人类越来越束手无策,生物医药行业又重新认识到了噬菌体的价值。

噬菌体的产业化,是一片刚刚起步的蓝海。

公开资料显示,即使在噬菌体产业化方面走得较快的美国,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至今也没有批准过一个药品。目前的产品大都属于预防以及其他类别的产品,且全集中于农业种植领域。

在国内,一些科研机构和企业也正在进行噬菌体产业化尝试。在产业化方面,诺安百特目前最大的竞争者是总部位于上海的初创企业菲吉乐科,这家公司天使轮和A轮的投资方分别是药明康德和上海复兴医药。和美国同行一样,菲吉乐科已经上市的“乐虾”,也只是针对虾养殖过程中早期死亡综合症的中试产品。

噬菌体人用药品的研究,目前只有个别临床试验的公开报道。

不管是在人用药品还是在兽药领域,国内外都没有噬菌体类产品申报、上市。

诺安百特聚焦于动保领域噬菌体兽药产品开发,公司重点针对农牧业中导致动物生病的发病率高、耐药严重的细菌,主要包括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绿脓杆菌、呼吸道放线菌、水产动物细菌病等。

目前我国养殖业广义的抗生素使用市场约为350亿,潘强表示,噬菌体新兽药的市场规模,若包含水产领域等不规范的抗生素使用量,即使按初期替代抗生素2%-3%计算,也将在十几个亿左右。

创业“梦之队”,构建产业化优势

为什么成立仅一年就能获得资本的高度认可,在公司投资方汇鼎基石投资眼中,诺安百特的团队是投资人们都十分希望看到的互补型团队。

创始人潘强是我国动保行业 “老兵”。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在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从事生物系统工程博士后研究的他,曾是中国最大的动保企业——中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高管。

在那里,他既负责过产品研发,也负责过产品生产、销售,十余年的工作经历令他对抗生素滥用印象极为深刻,同时也对噬菌体产生了兴趣。“噬菌体是个很可爱的东西,每天都在与细菌作斗争,能将细菌完全裂解掉,而且是天然存在的,没有副作用!”向记者谈到噬菌体时,潘强的言语中仍然透露着兴奋。由此,他产生了将噬菌体产业化然后推向市场的念头。

于是,他离开了中牧,受聘于菲吉乐科,负责农业用噬菌体产品的产业化项目。2016年,潘强选择了自己创业,2017年,成立了青岛诺安百特。

从正式踏上创业这条路开始,潘强就很明确自己还需要一个研发领域的合伙人。于是他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寻找研究噬菌体的专家。在反复甄别后,潘强认定中国农业大学的校友,在青岛农业大学教授任慧英就是他要找的人,诺安百特也因此落户青岛。

任慧英从中国农业大学毕业后十余年,一直潜心噬菌体研究和在农业领域内的应用,并建立了可用于基础研究的庞大的菌毒株库。而这正是噬菌体产业化的关键。据推测,噬菌体可能是地球上数量最庞大的生物体,如果没有一个致病细菌与噬菌体一一对应的生物库,噬菌体的培养、制备就无法进行,产业化更无从谈起。

基于任慧英的基础研究,诺安百特搜集了大量的毒株菌株,经过反复培养,筛选出了裂解谱系最广,且适合于大规模培养、制备的500余株毒株菌株,建立了自己生产用菌毒株库。

目前,诺安百特与青岛农业大学建立了噬菌体联合实验室,担任公司首席科学家的任慧英也是这个实验室的负责人。其在大学工作期间形成的噬菌体研究知识产权,去年已通过专利转让方式,转入诺安百特。

除了菌毒株库,诺安百特还开发出了指标领先的噬菌体生产工艺。任慧英告诉记者,公司已完成了噬菌体5L-300L规模的中试生产工艺研究,发酵单位达到1011pfu/ml(噬菌斑形成单位,指每毫升试样中所含有的具有侵染性的噬菌体数),在发酵噬菌体浓度方面属于领先水平。“业内尚没有达到1012(此处为10的12次方,排版时需要上标)pfu/ml的,绝大部分为1010(此处为10的10次方,排版时需要上标)pfu/ml。”任慧英说。

这些,都是诺安百特争取中国第一个噬菌体一类新兽药证书的信心来源。

获资本助推,有望2020年产品上市

生物医药是一个烧钱的创业领域,诺安百特的700万启动资金,来自于潘强自有的积蓄和另一个天使投资人的投入。

这些钱,让诺安百特不仅完成了实验室、小试平台的建设,还上市了防治养殖场中特定细菌病的环境改良剂、体表喷涂剂等产品。更重要的是,公司完成了针对金黄葡萄菌的噬菌体一类新兽药的临床前研发。

基于对噬菌体产业项目的良好预期,和对诺安百特行业竞争优势的认可,2017年年底时,长期专注于医疗投资的汇鼎基石投资与诺安百特达成投资意向,前者以3700万的估值,与一瑞产业园向后者先期投资700万元,这笔钱将主要用于诺安百特申报临床批件以及获批后进行临床试验所产生的相关费用。

按照诺安百特的规划,若一切顺利,金黄葡萄球菌噬菌体一类新兽药可在一年内拿到临床批件,并开展临床试验;2019年,进行新药证书注册并进入初审;2020年以后,拿到新药证书并规模上市。随后,诺安百特将以增加靶动物和适应症的方式陆续申报针对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的噬菌体新兽药产品。

因此,潘强已经着手准备3000-5000万元的下一轮融资,用于新产品注册申报和生产车间建设。潘强告诉记者,他希望今年下半年启动这一轮融资。

不过,变数依然存在。一类新兽药审批注册的长周期以及严格流程是主要因素。

按照过去新兽药审批的惯例,从向农业部递交临床审批材料算起,通常还需要等待2-3年才能最终完成新药的全部审批。而在这段时间内,可能会有其他企业申报类似产品,并有可能在同一时间获批。

而且,由于我国目前并没有噬菌体兽药,因此没有形成可借鉴的相关评审标准,农业部专家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审查诺安百特的发病模型、评价模型、质量标准等,这也会对审批进度产生影响。

“不过,这也意味着,我们做的任何标准,未来都可能是国家标准。”潘强自豪地说。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孙 欣)

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8610-87869823】 产品建议与投诉请联系:jianyi@chinaso.com
文章关键词:
责任编辑:王波

实时热点

换一换

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网友还在搜

更多热点尽在新闻早班车
请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