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正文

实时热点

换一换

网友还在搜

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寻找青岛未来的“独角兽” 让创新与资本共舞

核心提示:青岛的企业从来不缺少创新的基因,但长期以来制约本土创新企业高速发展的,是风险投资的缺乏。

2018年,中国的经济绕不过“独角兽”这三个字。

年初,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和科技部火炬中心联合发布了一份独角兽报告,一石激起千层浪。此后,杭州、成都、广州、西安、南京、重庆等地纷纷推出自己的政策,培育扶持创新型企业成长为“独角兽”。

更强劲的推手来自资本层面,海外“独角兽”回归A股,发行CDR;本土“独角兽”加速上市,富士康、药明康德、宁德时代、拼多多、美团……一个接一个刷新着千亿级别的“独角兽”市值。

抛开这股浪潮背后资本的炒作,“独角兽”概念的大热,使政府与资本机构都认识到,在中国经济转型期,新动能必然来自代表着先进技术与先进模式的新经济企业,而独角兽,就是这些新经济企业中的代表。除了敞开胸怀拥抱他们,别无它路。

2013年,美国投资人Aileen Lee在定义“独角兽”企业时,只提出了两条简单的标准:一是创立时间短(通常不超过10年),二是估值达到10亿美元(要有私募股权投资)。

这两条标准也一直沿用至今。因此,所谓的独角兽公司,也就生来具备了“创新”与“资本”的两大基因。

青岛的企业从来不缺少创新的基因,但长期以来制约本土创新企业高速发展的,是风险投资的缺乏。

前不久登陆上交所的青岛海容冷链,除了中信证券全资子公司金石投资,其股东名单中再无一家本土投资机构。其实不仅是海容冷链,看看青岛正在排队IPO的企业中,也极少出现本土投资机构的身影。

这也许可以解释,在各类“独角兽”榜单中,为什么没有青岛企业的身影。

但让人欣喜的改变,正在发生。

仅就本报记者所掌握的不完全信息,2017年,青岛至少有50家初创企业,拿到了天使轮或A轮的本地机构融资。这个数字虽然比北上广深还相去甚远,但与青岛之前的数据对比,增速惊人。

这些企业大都集中在互联网、生物医药、环保新材料、智能制造等战略新兴产业。这些企业中,或者是大公司高管离职创业,掌握着业内丰富的资源;或者创始团队拥有技术优势,产品的市场前景广阔……

再进一步梳理投资这些企业的机构,我们发现他们大都创立时间不久。比如2017年完成近10个项目早期投资的里程碑创投,是2016年底完成了基金的组建。来自市金融办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2月底,青岛私募基金管理人215家,备案私募基金342只,管理基金规模55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7%、55%、19%。

青岛,正迎来新经济发展最好的风口期。从产业发展来看,随着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的流量红利已经分割完毕,新技术、新模式结合细分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创新的风口,资本的目光,也正在从一线城市开始向二线城市的转移。

从政策环境来看,今年以来,山东省青岛市不断改善营商环境、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前几天召开的青年企业家创新发展国际峰会上,省委书记刘家义表示,山东正推出更优的扶持政策、搭建高效的创业平台,为各类投资者、创业者提供全方位的对接通道,搭建一个个“有温度”的支持网络。

今年5月,青岛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实施意见》,也提出要着力在企业培育方面率先突破。同时提出,要深化改革,创新市场化投融资机制。

从今天起,本报将推出“寻找青岛未来独角兽”系列报道。我们将结合青岛战略新兴产业布局,聚焦那些拥有先进技术、先进模式,资源丰富、团队精悍的代表,呈现出他们的现状,与未来的无限可能。

在聚焦报道的同时,我们还将联合优质的创投机构、孵化机构、企业服务机构,为这些“未来独角兽”们的成长提供全链条的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发展中面临的资金、人才、管理、市场、场地等实际问题。

我们坚信,当创新与资本在青岛加速融合,各方联手共同助力,从这些现在看上去还很弱小的企业中,一定能涌现出真正的独角兽企业,引领青岛新经济新动能的发展。

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8610-87869823】 产品建议与投诉请联系:jianyi@chinaso.com
责任编辑:刘赞

实时热点

换一换

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网友还在搜

更多热点尽在新闻早班车
请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