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正文

实时热点

换一换

网友还在搜

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我扫你!渐趋消失的“抹零”背后 移动支付正变革人情社会

核心提示:一个大婶买了41元8角的蔬菜,然后给了40元,刚入行的王平利只肯抹掉8角钱的零头,就嘟囔了几句,最终吵嚷起来,落了个不愉快。

时隔多年,王平利依然记得那个夏日的午后。一个大婶买了41元8角的蔬菜,然后给了40元,刚入行的王平利只肯抹掉8角钱的零头,就嘟囔了几句,最终吵嚷起来,落了个不愉快。

“那时咱也年轻气盛,放现在,那点零头我都能抹了;只要多照顾咱几次不就行了,还是年轻。”,如今已至中年的王平利已经深谙“菜市场哲学”。

只是,如今类似这样的“菜市场哲学”正慢慢远去,抹零之类的笼络客户的秘籍正慢慢褪色。

也就是近一两年的时间,不管是装修一新的菜市场里,还是街边的小贩那儿,谁没有几张二维码呢?绿色和蓝色的卡片,远远看去与五颜六色的新鲜蔬菜副食相呼应。只要拿出手机,“扫一扫”就能付款,根本不用考虑抹零的事,王平利们的烦恼自然少了。

渐趋消失的抹零背后,是一个崭新时代的登场。

摊主当上“菜老包”

“一毛两毛还能买到啥,现在倒也不用抹零或者和对方因此讨价还价了。”济南棋盘街社区菜市场的副食品店老板苑得平同时还经营着一个蔬菜摊点,这已经是老苑夫妻俩干这行的第25个年头。

以前在马路上卖菜,后来从老市场搬到了现在的新市场。“我们坚守了25年,可以说为济南市菜篮子工程奉献了青春。”老苑说着,哈哈笑起来。

苑得平夫妻俩经营的店面和菜摊一路之隔,老苑常穿梭其间,“照应起来方便。”老苑说,他主要负责副食品店,媳妇则负责照看蔬菜摊,这么多年,俩人配合,生意越做越大,也有了不少回头客。“菜市场在地下,不通风,又吵又闷又热,我们的副食品店和旁边卖肉的一起,在这里也已经经营了很多年。”

“35号?是饿了么的吧,这里这里,里头有鸡蛋,破了算你的啊。”正说着,一边梳理着手里的订单的老苑,冲着赶过来的外卖骑手开玩笑地喊道,看起来已经是老熟人了。原来,除了菜市场的摊位,老苑还开辟了外卖平台的销售渠道,“整个市场现在就我们一家,美团、饿了么都开通了。”在菜摊一边的立柱上,有块写着“手机上的农贸市场”的明黄色指示牌,老苑加入的外卖网店叫“菜老包”,在济南有很多加盟商家,当时老苑觉得这个名字好听、接地气。他说,现在很多人都喜欢通过手机APP购物,尤其是一些工作忙的年轻人,还有家里有老人腿脚不方便买不了菜的,不用他们自己跑,下单后很快就送到了,“这些人不是买一次就完事了,差评谁还会买你的,所以我们会保证蔬菜的新鲜,挑最好的在网上卖。”平台开通两个多月,网上订蔬菜的人不少,据统计,平均一个月能卖出1000多单。省掉面对面的挑选、砍价,网络平台让家常的蔬菜选购有了新的变化。

抹个零到“扫一扫”

不仅是购买方式的转变,随着微信、支付宝等的崛起,整个买卖和支付过程也更新换代。

最近几年开始,老苑发现一个不大不小的变化:抹零的情况渐渐少了。“你比如说10块零2毛,9块1,以前经常会被要求抹个零”,老苑坦言,过去他接触的形形色色顾客里,碰到过斤斤计较占小便宜的。“不过,有不少老顾客熟悉了,有时候9块9他就给10块钱说不用找了。”

“现在一毛两毛买不着什么东西了,也就没多少人会计较这些,其实,相较于抹零,更愿意在秤上给高一点。”之所以这样说,老苑他们还是考虑到经济收益,“有时候能抹到5毛,这样一次两次觉不出来,时间长了这个成本就高了。”

现在的变化得益于手机支付的便捷性。“过去技术手段解决不了,大家买东西习惯于找零、抹零,每天第一件事就是多准备些零钱。”老苑说,过去经常到处串钱,特别是1块、5毛的比较难找,“有的拿100元买了十几块钱的菜,最后拿回去一把零钱。”现在他感觉讨价还价的空间明显变小,人们追求更多地是快捷。“关键是太省心了,都用手机付款了,只要‘扫一扫’,说多少钱就输多少钱,有时菜还没装完袋钱就到账了。”

彻底“减负”

“我家楼下有个水果摊,经营者是一对来自济宁的兄弟,俩人经常倒换着顾摊,都挺好说话的。”家住历下区的孙倩下班后经常顺便在摊前买点水果,“之前开一辆车停路边,几种水果依次摆在车前卖,创城后就有固定区域了,兄弟俩依然‘坚守’在这里。”说起这几年的变化,孙倩觉得他们很顺捷地接受了手机扫码支付。“开始是在车上贴了张微信的收款码,后来又增加了几个别的二维码。”

过去,街坊四邻去买水果,小伙子通常会给抹去零头。“23块2,他会说给23就行;有时买了不到10块钱的水果,只要说一句,小伙也会痛快地抹零,并且要求下次补上,不过真到下次也就不再提了。”孙倩说,因为这样,她觉得在这买水果格外实惠,小伙子会做生意,街坊也愿意支持他们的小买卖。

如今有了微信支付,不需要抹零,也不需要找零,每日流水也能一清二楚,孙倩觉得交易快捷的同时似乎又少了点什么。不过,水果摊兄弟俩觉得现在轻松许多,“中国素来是人情社会,抹零头也是我们拉回头客维护人际关系的一个方式。”弟弟小吴说,“现在支付能力提升了,甚至不需要在这方面耗费精力,我们可以把更多注意力放在水果品质和经营本身。”

足够低的使用门槛以及足够多的用户推动,让手机支付快速渗透到城乡的各个角落。“连南山来市区卖自家农产品的老人都带上二维码了。”这是很多市民的感叹。

“觉得还是收钱踏实。”今年60多岁的张老太,在小区里开了一家杂货店,一直习惯于收现金的她,如今也一改观念,在儿子的帮助下,店里贴上了二维码。“经常晚上有附近小年轻的来买东西不带钱,只能让他先拿走下次再给,要是不认识的生意只能不做了。”后来张老太的儿子觉得不是办法,给她设了二维码,只要扫码就能收钱,“我也不懂这些东西,但感觉方便了很多。”

寻找二维码的时代

现在出门,到了该埋单时忘带钱包已经不是逃避的理由了。因为,带一部手机就能行天下了。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移动支付已深入社会生活的角角落落,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下以微信、支付宝为主流的日常支付科技已成为人们生活的标配。菜市场肉摊、水果摊等,明显的地方诸如内柜上都会并排贴上支付宝、微信支付二维码,以方便消费者便捷支付。如今只要买东西,人们第一个动作就是掏手机,寻找付款码,摊主也从过去整天和零碎的毛票打交道,变为现在的一键收款,享受到了手机支付的乐趣。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如今的都市人,大都已经接受了6位数字的支付密码,而不是翻找零钱。“现在出门都用手机支付,实在没钱了才会用现金。”70年代的潘先生是手机支付的受益者,“或者说不是我们推动了支付方式的变革,而是时代在推着我们往前走。”

我们所能看得到的变化,扫码支付除了技术带来的便捷,还在不动声色间一点点触动着中国人情社会的变革。

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8610-87869823】 产品建议与投诉请联系:jianyi@chinaso.com
文章关键词:
责任编辑:边辑

实时热点

换一换

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网友还在搜

更多热点尽在新闻早班车
请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